中国有一个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小镇,被誉为“一脚踏三省”,那个地方就是湖南、贵州、重庆三省交界处的茶峒古镇。茶峒古镇,位于湘西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。因为沈从文的《边城》,我一直想去茶峒看看。在那里,你可以一天吃遍三省美食,早上在湖南吃碗米粉,中午在贵州吃酸汤鱼,晚上就可以在重庆吃地道的火锅了。甚至发个朋友圈动态,一天都可以定位三个省,让朋友们既惊奇又羡慕的。茶峒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,是一个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的边陲小镇。
启程:夜行千里赴湘西
时钟指向晚上十一点,我们发动汽车引擎,从广东惠州开始了这场临时起意的湘西之旅。选择夜间出发是为了避开白天的车流,也为了能在第二天中午直接抵达目的地——茶峒古镇。车载导航显示全程约1000多公里,预计行驶时间12小时左右,正好能在次日中午到达。夜色中的高速公路格外宁静,只有偶尔闪过的车灯打破黑暗。途经韶关、衡阳,凌晨三点在永州服务区小憩片刻,喝杯热咖啡提神。清晨六点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,我们已经进入湖南境内,窗外开始出现连绵的青山和梯田,湘西的风貌逐渐显现。中午十二点三十二分分,比预计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,我终于看到了"边城茶峒"的标牌。这座隐藏在湘、黔、渝三省交界处的小镇,就是沈从文笔下《边城》的原型地。与热闹的凤凰古城不同,茶峒保持着更为原始宁静的状态,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。
初识茶峒:一脚踏三省的边陲小镇
停好车后,我们拖着行李箱走在青石板铺就得街道上,寻找已经提前到达的另外三位同伴住的客栈。当我们终于来到茶峒古镇,一下就被它那古朴而宁静的气息给震撼到了。青石板路蜿蜒曲折,就像一条条时光隧道,引领着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。街道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,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,那木结构、青砖黑瓦、坡屋面、马头墙,每一处都透露出古朴典雅的气息,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茶峒古镇不大,主要景点都集中在清水江两岸,步行即可轻松游览。我们入住的是一家临江的吊脚楼客栈,推开雕花木窗,清澈的清水江就在眼前流淌,对岸是重庆洪安古镇,远处隐约可见贵州的山峦——这就是著名的"一脚踏三省"景观。
放下行李,我们先找了个地方品尝一下这边的美食,因为,彬哥不太能吃辣,结果被辣的满身汗,拼命喝水,以解嘴中的辣味。吃饱喝足后,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探索。
吃饱喝足后第一站当然是"拉拉渡"——拉拉渡2元/人,大概晚上7点左右停止营业。从茶峒乘坐拉拉渡,对岸是重庆洪安古镇老街坊。游船:茶峒这边25元/人,洪安20元/人,在江心感受三省风同时拂面的奇妙。老船工可能会给你讲真实的"翠翠"故事——当地确实有位终身未嫁的摆渡姑娘。如果不想坐船,可以走洪安茶洞大桥,镇子不大,走不远就能到桥上。如果时间充裕,体力充沛,还可以在洪安古镇沿着街一直走一走。上岸后,我们前往"一脚踏三省"界碑打卡。站在“一脚踏三省”界碑前,左岸是重庆洪安,右岸是湖南茶峒,对岸贵州迓驾的炊烟依稀可见,这种奇妙的地理体验令人难忘。附近的翠翠岛上矗立着翠翠的雕像,虽然当地文化人对这个雕像的形象有些争议,认为过于饱满不符合时代背景,但站在雕像旁俯瞰清水江和两岸吊脚楼,仍能感受到《边城》中描绘的那份纯净与美好。
三不管岛探秘
这个曾经"土匪不管、官府不管、百姓不管"的江心岛,位于清水江中央,是一个面积近2亩的三角形沙岛。背靠重庆秀山的洪安,对岸是湖南花垣的边城,不远处是贵州松桃的迓驾。这个小岛真正做到了一脚踏三省,鸡鸣三省惊。由于地理位置独特,以前岛上是乱石遍地、杂草丛生,还常常因为河道改变而移动位置;所以长期以来它是不属于任何一个省,没有明确的行政归属。因此,古代的三不管岛是真正的三不管地带,由于附近民风彪悍,民间一遇到无法解决的纠纷,就会去三不管岛上决斗,三省官府都不会过问,能够避免受到法律制裁。这种好汉做事好汉当,决不殃及其它人的豪气令人敬佩。如今,三不管岛已经归属重庆秀山洪安镇管辖,早就不是三不管地带,只是与“三不管”相关的地名倒是留了下来。随着周围景区的旅游开发,三不管岛上还建起了酒店,名为三不管岛度假酒店。
茶峒的美食与夜色
傍晚时分,饥肠辘辘的我们开始寻找当地特色美食。茶峒最著名的当属"一锅煮三省"——融合了湖南的辣、重庆的麻和贵州的酸,再煮上清水江特产的角角鱼。我们选择了一家临江的餐馆,看着老板娘现捞江中的黄辣丁,配上嫩豆腐和紫苏叶,酸辣开胃,回味无穷。小吃方面,老街转角的米豆腐摊不容错过。老婆婆淋上自制油辣子,坐在条凳上吃,辣得吸气时她会送你一杯凉茶解辣。还有外酥里糯的油粑粑,趁热咬开要小心流心,是当地人的最爱。夜幕降临后,茶峒展现出与白天不同的魅力。古镇没有凤凰那般灯红酒绿的酒吧街,只有零星几家茶馆亮着温暖的灯光。我坐在江边的石阶上,看着对岸重庆洪安的灯火次第亮起,听着江水轻轻流淌的声音,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。正如一位当地老人所说:"古城越来越热闹,但是却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安逸"。而在茶峒,这份安逸依然存在。
转场凤凰:从宁静到繁华
第二天清晨,我被江边捣衣的声音唤醒。推开窗户,晨雾中的茶峒宛如一幅水墨画,妇人们正在江边洗衣,男人们修补渔船,这就是真实的边城生活。在客栈享用了简单的早餐后,我们收拾行李,向这座安静的小镇告别,启程前往150公里外的凤凰古城。自驾路线选择包茂高速,沿途山道蜿蜒如画,约一个半小时车程。途中经过矮寨大桥,这座横跨德夯大峡谷的悬索桥是世界建筑奇观,值得停车拍照。中午时分,我终于看到了沱江和两岸鳞次栉比的吊脚楼——凤凰古城到了。与茶峒的宁静截然不同,凤凰古城人声鼎沸,游客如织。正如一位游客描述的:"如今的凤凰古城早已不是《边城》里的感觉,喧闹地很,即使躲在古城客栈里也难得清静,那份热闹会一直持续到午夜"。但这座被新西兰作家路易·艾黎誉为"中国最美小城"的地方,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。
凤凰印象:沱江两岸的诗意栖居
我在凤凰预定的是一家沱江边的吊脚楼客栈,虽然价格不菲(平日300元左右,节假日可能翻倍),但推开窗就能看到沱江美景,绝对值得。放下行李后,我立即开始了凤凰的探索之旅。沱江是凤凰的灵魂,乘一叶小舟泛舟江上,两岸吊脚楼倒映水中,仿佛置身水墨画中。建议清晨或黄昏时分乘船,避开人流高峰,感受沱江的宁静与美丽。船行至跳岩附近,可以看到一排细脚伶仃立在沱江里的吊脚楼群,这些历经300多年风霜的建筑,除了彰显湘西少数民族建筑之美外,还承载着世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故事。
告别湘西:双城记忆
吃过午饭后,我们随便走走,因为时间问题,当天下午我们便踏上返程。这两座风格迥异的古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:茶峒宁静质朴,保持着《边城》中的那份纯净;凤凰热闹繁华,虽已商业化但仍不失魅力。正如一位游客感叹:"凤凰古城越来越热闹,越来越繁华,这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体现。可是我们总试图追寻古城原本的模样,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"。
回程路上,我不禁思考:或许真正的边城不在书里,而在茶峒人日复一日的生活中;而凤凰的魅力,则在于它既能以古桥流水唤醒对江南的想象,又能用灯火星河治愈疲惫的心灵。这两座城,都值得一去再去。
湘西双城记:茶峒边城与凤凰古城的时光之旅:等您坐沙发呢!